在一般人眼里,葡萄肯定是酸的,因为“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”已众所周知。然而,在我看来,葡萄的酸与否,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。
拿现实中的例子来说,条件好的双职工家庭,房子有了,工作有了保障,孩子也天天在长大,家里的双亲都已经光荣退休,在家闲着就是打打排、送孙子孙女上上学或是买菜办伙食,这样的双职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,只要一心抓工作就可以了。但是他们有的还“身在福中不知福”,自己逍遥快活,吃穿用不用愁,还抱怨工资不够用,抱怨自己的开支很大。自己懂得吃穿玩乐,就要自己承受后果,自己没有存款握在手就不舒服,看到别人开着车子转就心发痒,却不知道自己在吃穿玩乐的时候为什么总没有想过要有点“杞人忧天”的意识?
再举不同的例子。对于条件较差的双职工来说,儿子有了,每天长大,吃喝穿玩总要开支;双亲年纪大了,农活干不起了,只能等着独子来养老,这点开支谁来付?不能和那些有退休双亲的双职工来比吧?“人往高处走”,条件再差的、稍有上进心的人总不能眼看自己没有房子,总“赖”在学校住着,等着别人来眼红吧。(“住在学校好啊,水电不用钱,车费不用钱,真好啊!”,这是经常可以听得到的。其实,电费照收不误,摩托车总不能放在家里睡觉吧,家里老人干着农活的,年轻的人总要“常回家看看”,也劲点力吧。)在如此的条件下,那些条件好的人真的是“吃了葡萄还在说葡萄酸”,完全一个“伪君子”,言不由忠是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!
以上两个例子,一正一反,说明一个事实:并非所有吃了葡萄的人都会由衷的觉得“葡萄是甜的”,并非所有吃不到葡萄的人都会嫉妒的说“葡萄是酸的”。葡萄的的酸与否,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。心态不正常的人,吃了舔葡萄却说酸;心态正常的人,即使吃到葡萄也不会妄下结论:“葡萄是酸的”,他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葡萄的酸与否。